eggs
发表于2007-4-20
211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文章以体验者的视角和路径,呈现出“康桥水乡”所蕴含和带有江南水乡民居特色的居住空间与居住文化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14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文章介绍了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尤其重点描述了该网球中心的可开合屋面设计,这一设计使这座建筑成为一座有生命的动态建筑。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69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面对“汉正街”这一特殊的研究案例,作者试图探索一种与传统空间分析和研究不同的方法。提出了注重身体的介入和日常世界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趋近,使城市空间的研究保持开放的姿态。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quququ
发表于2007-4-20
128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对时空叙事合法性的普遍焦虑构成了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焦虑语境,在此语境下,非常建筑对运河岸上的院子项目的改造设计消除了原方案内在的紧张感,令该设计蕴含了某种自信,从容的中国性。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194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2006年5月,世界上第一座圆形火车站在上海建成。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法国AREP公司联合设计的上海铁路南站从形式上为中国开启了第三代火车站的新模式,打出的是“零换乘”的概念。这座由铁道部投资站房、上海市投资配套设施各6亿...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88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文章从历史研究和社会研究的视点出发,力图揭示几百年来武汉市汉正街地区空间演变的内在逻辑。同时.借鉴非正规性概念和介入主义观点,通过独特的切入点探讨城市空间的转变与现实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结论暗示城市非正规性是现代...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166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文章首先提出了“中国式”和“中国性”这两个概念,“中国式”即所谓住宅的中国样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式”已经荡然无存,而“中国性”则仍然存在,因为它是一种居住和生活方式的意向。文章分析了建筑师王...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96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人类社会已经踏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依存关系的认识深化,建筑-人类生存,生产、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容器,也应随着其包容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建筑设计领域,包括传统的...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quqqu
发表于2007-4-20
2983人浏览
3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传统的建筑学理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表现出较大局限性。文章通过对FOA事务所的作品分析,来揭示他们对建筑的不同理解和诉求,在质疑传统建筑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建筑理论,以解答当代生活的速度,含糊和不确定性以及在全...
最新回复:dexxu 2020-10-18
eggs
发表于2007-4-20
77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FOA通过对生物学中物种概念的研究,以及对建筑中空间组织的分析.构建出了他们关于建筑的生成理论——系统发生论.其目的是要探寻建筑实践中内在的连续性.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一个指导方向。文章从系统发生论的来源、组织结构...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79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从电脑谈到数码建筑,认为基于新技术的数码建筑的出现可能建构一种新理论,迎来一个新时代并引发一场新革命,并对数码建筑的未来作了预测。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72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虚拟遗产是目前国外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从各个学科领域的角度阐述虚拟遗产在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在此方面所作的初期探索。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379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文章试图通过对安藤忠雄的个住宅作品4m×4m的解读来为中国式建造找寻出口.经过现场考察与背景调研,作者将建筑背后所隐含的安藤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进行挖掘.探访日本式建造的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73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手段的日新月异正在不断改变建筑师管理和搜寻业务的方式,基于这一背景,对数据库系统及网络通讯在建筑市场业务中的组成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试图指出市场数字化技术的利弊所在。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95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从电脑的广泛运用对建筑设计创作人,创作对象、创作方式,创作手段的影响着手,论述了建筑设计教学的改革。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85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e建筑顺应网络时代产生,前卫的e建筑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理解,前卫作品与观众对话的中介是批评界对艺术文本的诠释;对文本的诠释直接影响着前卫作品能否被理解,接受。互联网解构了信息的交互模式,对这种传递方式的认同形成理解...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0
87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简要介绍了威廉·J·米切尔的新著《比特之城》。这本书展现了网络时代的人,建筑和城市的面貌,同时回顾了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追求,指出了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所面临的挑战。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259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什么是中国式的这类问题不能轻易被简化,简化和拒绝简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的斗争,差异性就是人生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特别危险的地方在于,似乎这种社会制度,专业制度,包括生产和制造等等有关的制度都已经快速成熟但实际夹...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quququ
发表于2007-4-20
73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适可而止”是一种态度。文章用这个词归纳并品评了“集合设计”在渐大网新科技园项目上的设计策略。实际上,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本项目的操作上,也反映在大部分中国建筑师目前时常面临的选择当中——关键是态度的指向能否逐渐形...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
eggs
发表于2007-4-20
82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文章详细介绍了瑞士霍夫·威施巴德餐厅因苛刻的条件而采用的特殊的设计建造的方法和过程——在基地外的一次预制装配的预演实验,同时也分析了该项目在设计上由于考虑适合装配生产特点而形成的空间效果。
最新回复:push 200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