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论文_路桥市政图片
工程论文,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地铁轨交、市政工程等的学术文献及期刊论文等资料,欢迎路桥及市政同行们下载和上传相关资料。
  • 135515成员
  • 83354主题
  • 84922回复
  • 0热度
  • 0周热度
  • 0月热度
  • 0总热度

了解更多

检索到83356条内容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80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山区中密集的障碍物影响了GPS观测,使其可选点位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本文研究用无定向导线完成对控制点的进一步加密,增强了GPS选点的灵活性,可以在多障碍地区大大提高GPS测量的应用比重。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53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通过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实践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采用缩短边长和在铁路既有线上有效地减小折光差的影响,提高了其在实际勘测中应用的可靠性。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57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由于铁路勘测设备的日新月异,铁路勘测现有作业模式存在限制技术发展的因素,本文探讨了铁路勘测作业的改进方法.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56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本文在介绍赣龙铁路勘测设计过程的基础上,对几种山区地形铁路选线方法进行探讨。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30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京九铁路吉赣段202.8kin,赣龙段225km,分别自1 991年9月、1 992年9月开始勘测设计,两段从1993年初开始施工,1996年4月1日临臂运营,1996年9月1日正式通车。勘测设计时问比常规工期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在此特定情况下施工中反映...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55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探设计前期系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36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青藏铁路工作条件艰苦,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利用当代工程测量、C.PS、航空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减少野外作业工作量,提高勘测设计成果的再利用率,缩短勘测设计周期势在必行。本文对铁一院在青藏线格...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56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根据多年来站场专业CAD开发和应用的实践,从站场设计特点出发,结合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工作平台,论述了站场专业CAD开发的方法,应用的技术及发展的前景。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80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以遵小地方铁路为例,介绍形态勘测法的适用条件、工作程序、历史洪水调查、工点勘测及计算分析等内容。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36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论述铁路线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必须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搞好一体化设计,同时要认真研究解决实现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完成由纸上设计到计算机设计的过渡。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25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本文就结合物探、地面调查,进行了全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评价,同时进行了工   程地质分区评价。在此基础上,最后推荐出的方案被采纳为施工方。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76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在分析南京地铁l号线南京站下穿南京铁路站场工程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提出在施工前对线路采用D24型便梁加固,使梁两侧的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便梁中间支墩采用箱涵静压桩的线路加固方案,并按照最不利...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92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既有大型铁路站场的改造施工,是非常复杂的。笔者就其多年的施工经验,在台理编制施工方案、缩短拆铺道岔的封锁时间、整治新铺道岔和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班子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体会。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81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目前国内尚无1 067mm轨距窄轨铁路站场设计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我院设计的坦赞铁路、尼日利亚铁路及安哥拉铁路的一些图表对照,讨论站场平面设计中诸如限界、站场设备间距、线间距、道岔与信号机布置、最小曲线半径、夹直线等...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62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研究目的:分析正射影像图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研究结论:大规模地制作铁路航空或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具有周期短、见效快、节省资金、降低对专门技术设备的需求等特点,能提高信息的现时性;在铁路规划、设计...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70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作者对铁路站场CAD技术的发展丑我国铁路站场CAD系统的开发状况作了唧括的介绍,同时对我国铁路站场CAD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发表丁自己的看法。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38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介绍了应用GPS RTK技术进行既有站场极坐标测量的方法、步骤及精度控制,并用全站仪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测量技术设计和严格规范的外业操作前提下,采用GPS RTK技术测量站场极坐标,精度满足既有站场极坐标测量的要...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56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根据我院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中勘测数字化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勘测数字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同时探讨了我院勘测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35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分析了铁路工程定测过程中中线测设的方法,详细论述了拨角放线、极坐标、GPS-RTK和线间距计算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不同的中线测设方法均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宜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用合适的中线测设方法,从而有利于保证测设精度。

0

六叶草    发表于2008-12-4    67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了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

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