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技术论文_岩土工程图片
岩土工程学术文献及期刊论文等资料,欢迎下载和上传相关资料。
  • 29719成员
  • 38510主题
  • 38413回复
  • 0热度
  • 0周热度
  • 0月热度
  • 0总热度

了解更多

检索到38507条内容

0

kings    发表于2004-9-16    153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提出了一种考虑土-桩-筏相互作用的桩筏基础简化分析法。将群桩中每根桩的桩顶沉降分成桩身压缩和桩端沉降分别计算,桩身压缩由单桩静载荷试验或其他方法估算,桩端沉降根据分层总和法计算。将桩简化成弹簧作用在筏板下,弹簧刚度...

0

kings    发表于2004-9-16    135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以沈阳—大连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应用损伤力学理论,计入了变温引起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非均匀性,对含反射裂缝层状路面体模型进行了疲劳变温有限元分析,并提出了路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0

杜夏夜之梦    发表于2004-9-15    1291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对坚硬块状节理化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及岩土工程设计几何参数的获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该技术是在现场不连续面窗口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统计...

0

tencent    发表于2004-9-14    201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三维景观重建是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LS)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探索海量地质数据的处理,提出了基于体数据的三维地质景观重建算法,并实现了体数据的快速拼接,解决了微机环境下大范围地质景观的快速重建问题。最后结合...

0

likelike    发表于2004-9-13    261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研制了一种能和CT机配套使用的非饱和土三轴仪。该仪器除具有非饱和土三轴仪的全部功能外,还能在试验过程中对土样内部结构进行动态、定量和无损地量测。利用该三轴仪和CT机,成功地动态追踪了一个膨胀土试样在三轴剪切试验过程中...

0

likelike    发表于2004-9-13    116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基于合理的弹性土波动方程,应用积分变换方法,研究了饱和半空间地基中埋置点源荷载的轴对称Lamb问题解答。借助数值Hankel反演,分析了地基表面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并考察了土的渗透性及激振频率对它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可应用于...

0

likelike    发表于2004-9-10    135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上海地层以粘性土、淤泥质土为主,几乎每个地铁车站的建设均需要进行大量的地基加固工作。旋喷注浆法作为主要的地基加固方法,在地铁车站地基加固、基坑防渗等方面取得了成功应用。

0

discover    发表于2004-9-9    937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用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了钱塘江南岸管桩的承载力,指出部分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存在不足,提出了适合该地域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

0

discover    发表于2004-9-9    150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结合现场工程实践,根据动静对比和不同锤击下的试验结果,提出影响承载力的确定因素,为提高高应变确定承载力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0

jyadi    发表于2004-9-9    235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文章介绍了插入式基础主柱配筋计算式,该计算式考虑了插入角钢锚入基础底板后的传力作用,可减少主柱配筋量30%;分析了基础低板弯矩计算式与英国规范的不同点。

0

sppmms    发表于2004-9-8    2204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检测点的布置问题。此问题对大直径桩显得特别重要,对直径大于80cm的桩应该多布置几个测点(至少两个),至少锤击两个点以上后进行分析。另外,检测点与锤击点应有足够的距离以清除二维效应。

0

sppmms    发表于2004-9-8    136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介绍三峡坝区灌浆临界压力试验施工情况,对灌浆临界压力与岩体、孔序的关系及不同液体对临界压力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

0

sppmms    发表于2004-9-8    157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在分析前人关于圈梁-排桩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给出一种圈梁-排桩相互作用计算的便捷方法;通过一个算例与原文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0

pikaqiu    发表于2004-9-7    100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通过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对端承于中粗砂、角砾层之上的几类大直径灌注桩的垂直承载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无论扩底与否,后压浆前、后几类试桩的Q-S曲线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但桩的承载性状未发生根本改变。相同荷载条件下,扩底桩...

0

kenan    发表于2004-9-6    158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介绍梅坎铁路松南隧道施工中,进口端遇到浅埋、软弱围岩、偏压、破碎、涌水等围岩地段时的施工方法及出口端快速施工的技术措施。

0

kenan    发表于2004-9-6    206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沉降观测成果在软基处理中几方面的应用。

0

shegirl    发表于2004-9-3    1577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通过对基础沉陷分析,提出基础托换工程的方案选型、设计与计算,简述了桩式基础托换技术的应用,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

push    发表于2004-9-2    227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根据咸水沟公路隧道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实践,总结了“长台阶跳跃式施工方法”。在中长公路隧道(25m<L<1000m)的施工中,该法很有推广价值。

0

Aneptune    发表于2004-9-2    2537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从1999年12月1日起,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分为一三级,其中一级评估结果由国土资源部审查认定,二、三级评估结...

0

sealino    发表于2004-9-2    166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综合指标法中影响因子的选取和单因子赋值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制定了4个可行的综合指标法计算方案;通过对综合指标值的计算分析以及将计算结果与我国历史地震中天然边坡的震害表现进行对比,提出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