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
发表于2005-3-30
324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建筑界有着许多的体系内的“规则”,其中一条似乎是:建筑艺术更多时候是建筑师的事情。而当大批的规划师、建筑师埋头于处理国内蜂拥而至的建筑案子的时候,同样有大批建筑物源源不断的相继被“生产”矗立起来。 文章提出了...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3-30
cong
发表于2005-3-30
318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有人把维也纳形容为一支玫瑰,那么庄严的美泉宫、恢宏的国家歌剧院、大大小小的古典风格住家建筑,只能算是花瓣。奥地利议会大厦、维也纳市政厅、维也纳大学等如众星捧月,簇拥着的“玫瑰花心”乃是千年古都内城的和城中心的圣·...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3-30
cong
发表于2005-3-29
323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哈尔滨众多的俄罗斯风格建筑早已蜚声海内外,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欧洲古典式教堂,为哈尔滨增添了不少异国色彩。 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是城市的一大特色,是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和财富。 本文就介绍了哈尔滨的俄...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3-29
cong
发表于2005-3-15
253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宣化冈建筑群作为一处中国伊斯兰教胜地,其在整体布局和单元技法上融中国传统建筑和阿拉伯- 伊斯兰风格于一体,在建筑美学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作为历史上“回儒对话”的结晶和中阿合璧的典型范例,今天重新审视这一建筑群,具有建筑...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3-15
cong
发表于2005-3-15
242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依循中国清代美学思想家刘熙载区分诗的四种审美意象的理论,类比建筑环境之意境的不同风格,探讨了“诗意环境”的创造,以及环境设计中如何表现“诗境四类”的手法。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3-15
cong
发表于2005-3-15
245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最早的建筑师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需要下产生的。通过“家园”感,使得建筑超越了单纯的实用功能而生发出它的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两者缺一不可。建筑师只有准确把握了建筑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尺度,才能...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3-15
sgfgs
发表于2005-3-4
5816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介绍了伊斯兰建筑装饰的特点和风格,列举分析了一些伊斯兰建筑形态的特点,全文共3页
最新回复:sgfgs 2005-3-4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2-6
2258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当前我国城市里出现很多“全盘西化”,或通过简单添加民族传统建筑符号以形成“民族特色”的建筑,造成“千城一面”,许多建筑乃至城市面貌趋同。借助传播学的有关原理对此加以解释,并初步探索了...
最新回复:wangjunming 2005-2-6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2-3
1829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由建筑画历史与发展谈起,分析手工绘制建筑画的主要技法,阐述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在建筑画表达方面的巨大影响和不足之处,最后通过一些研究实例对计算机建筑画的远期目标进行了讨论。
最新回复:wangjunming 2005-2-3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1-31
2629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笔者是学建筑的,但对围棋也非常爱好,通过对围棋的研究,我发现围棋对我的建筑专业帮助很大,由此发现做建筑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识。
最新回复:wangjunming 2005-1-31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1-26
2021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
最新回复:wangjunming 2005-1-26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1-26
2229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从50年代到现在,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代发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尤其是从80年代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建筑事业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最新回复:wangjunming 2005-1-26
匿名
发表于2005-1-14
1247人浏览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借用文字具体分析了建筑与室内的发展,建筑室内设计作品才充满魁力和竞争性做了详细的讨论,全文共3页
最新回复:匿名 2005-1-14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1-7
247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1-7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5-1-7
18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无论是笼统地称建筑为艺术,还是像以上把建筑艺术作一个分析性的解释,都不会影响到其本身所固有的深刻内涵,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果从中能够对建筑以及建筑艺术有一个更清新的理解,应该说就达到了目的。
最新回复:shandyj 2005-1-7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4-12-10
245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栋建筑从开始决策直至拆除的整个过程是由决策过程、设计过程、建造过程、使用过程和拆除过程等子过程组成的。
最新回复:liusiyan 2004-12-10
wangjunming
发表于2004-12-6
243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柳宗元是历史上著名的唐代大文学家,其实也是造诣颇深的建筑理论家和设计大师,尤其是风景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成就方面,很有独特的建树。
最新回复:shandyj 2004-12-6
zmzmzmmz
发表于2004-10-20
3932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中中国人爱好从自然之中选择石头,装饰庭院;西方人则将对石头的爱好表现他们对石头的雕琢之上。在建筑学方面有这样的看法,就是欧洲的文化是石头的,而中国的文化是土木的。
最新回复:tzy1974 200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