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技术论文_岩土工程图片
岩土工程学术文献及期刊论文等资料,欢迎下载和上传相关资料。
  • 29719成员
  • 38510主题
  • 38413回复
  • 0热度
  • 0周热度
  • 0月热度
  • 0总热度

了解更多

检索到415条内容

0

筱筱    发表于2004-6-24    1775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地面沉降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影响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城市主要地质灾害。

0

阿兴    发表于2004-6-7    1504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本文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桩-格式基础梁进行共同作用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用刚度修正法对桩-梁基础中梁底重叠面积的影响进行修正,建立起桩-土-格式基础梁共同工作方程,并能适用于非正交基础梁形式,经实例...

0

筱筱    发表于2004-6-4    1683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基础沉降预测与控制技术

0

xiao0319    发表于2004-5-28    1282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通过简化得到不可压缩情形下的横观各向同性半空间表面受集中竖向力作用下的解,利用此解分析了各向异性对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不排水条件下的饱和粘土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和地表沉降的影响。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7    1438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本文介绍了一种微机数值分析程序的内存数据处理方法,然后据此对岩土动态响应分析的二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DYNPAK进行了改造,并在实际矿山岩土工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7    1565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目前计算深基础的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些缺陷,本文结合一项具体工程的筏板基础设计,运用筏板中点沉降调整法进行计算,详细阐述此法的应用。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7    1415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本文结合多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实测资料,从分析软土路基沉降及差异沉降规律入手,讨论了路基沉降对基底附加压力的两点影响,对Balight大面积堆载的一维理论作了更便于工程应用的修正,并将其推广到适用于路基等有不均匀沉降时的情况...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7    1423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本文结合个人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体会,从地基中软弱下卧层土的工程特性出发,探讨了岩土工程中软弱下卧层地基评价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7    1466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考虑埋深的弹性地基梁链杆法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7    1658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本文通过实践,探讨三峡机场高填土方土基的沉降观测与计算方法选择,实测资料的回归分析,固结度要求,飞机荷重对沉降的影响和观测期的安排,希望能对我国机场建设有所裨益。

0

tencent    发表于2004-5-26    1745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本文以某工程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理论对沉降进行建模预测,该沉降预测模型易于操作及掌握,仅需要5个左右实测数据就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应用灰色模型进行最终沉降预测时能事先判断精度,在满足工后沉降的前提下,可尽量缩短工...

0

tencent    发表于2004-5-26    1427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传递矩阵法分析中心集中荷载下圆形刚性板。

0

xiao0319    发表于2004-5-25    1592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从有限单元法求解的单元节点位移数据出发,运用对称性,解决了位移矢量中的四个关键点的问题,并以新滩滑坡的有限元分析位移矢量的绘制为例,选取了适当的位移图形比例,箭头图形比例及箭头夹角进行了位移矢量的后处理,较为清楚地绘出...

0

zhangll    发表于2004-5-24    1071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以典型观测资料,对场地微振动强度的评价方法以及振动强度的最大值、平均值和均方根值特征进行了分析。

0

zhangll    发表于2004-4-13    1624人浏览   等级:   来自:岩土技术论文  

针对箱型基础设计中上部结构与箱基的共同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设计实践,提出了一些设计中往往被忽略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