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hhuili
发表于2009-1-7
141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粉煤灰砌块是一种轻质材料。在框架结构工程中,因其自重轻、施工简便、速度快和成本低而被设计人员广泛采用。下面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怎样预防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般采用粉煤灰砌块强度等级MU3.5,砌筑砂浆M5,有的工程砂浆强...
最新回复:红心树 2009-1-7
gqc318
发表于2008-12-17
185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1、建筑层高:建筑总高度49.5m,首层4.8m、二层4.5m、三层4.2m、标准层3.6m,设有餐厅、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会议室、客房等。 2、本工程墙体材料:外墙与楼梯间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最新回复:红心树 2008-12-17
shqpprf
发表于2008-7-11
289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填充墙体裂缝虽然裂缝很小,但由于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如何做好填充墙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是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填充墙体开裂的维修中,我们发现,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房屋顶层墙体...
最新回复:红心树 2008-7-11
林峰2006
发表于2007-10-18
189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大部分工程质量较好,但也有一些住宅的墙体中有裂缝存在。因此必须对墙体裂缝进行有效防治。
最新回复:xiejj 2007-10-18
wujun3088
发表于2007-10-15
340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由于砌块的强度低、吸水率高、基材不稳定、收缩变形大,若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抹灰和饰面的施工工艺,经常会出现墙体开裂、渗漏等现象。,大通县国家税务局综合楼建筑墙体采用加气蒸压混凝土砌块,现...
最新回复:wugang180515 2007-10-15
mlc8508
发表于2007-6-22
196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包括如下内容: 一、非承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 1、材料要求 2、设计要求 3、施工要求 4、管理要求 二、非承重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 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 1、...
最新回复:wugang180515 2007-6-22
grzhc
发表于2007-6-14
237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谈砖混结构住宅工程质量的控制 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材料单一、工程造价低、施工操作简单,结构整体性能好,保温效果好等特点,在北方寒冷地区较为适用。目前,北方地区的住宅工程百分之九十以上均以砖混结构为主。由于住宅建筑...
最新回复:wugang180515 2007-6-14
admin56
发表于2006-9-18
169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1小型砌块填充墙墙体及饰面裂缝的成因,2设计措施,3施工措施
最新回复:xiao yang 2006-9-18
cangtiantian
发表于2006-6-8
265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建筑物外墙渗水是仅次于屋面渗水的另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雨天,墙体渗水,使墙里返潮,出现水珠,造成墙面污染、发霉、墙皮脱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外墙渗水主要产生在女儿墙、脚手眼、外墙面(龟裂)、窗...
最新回复:xiao yang 2006-6-8
feng28
发表于2006-6-7
270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文章介绍了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开裂的原因,提出应从多方面防止、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包含:地基、温度、构造三个方面。
最新回复:xiao yang 2006-6-7
zbkym
发表于2006-5-18
214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本文针对建筑物的框架、框剪结构工程中存在常见的填充外墙渗漏水通病问题,结合工程施工技术工作经验,从材料质量、砌筑施工、粉刷、装饰饰面施工、温度裂缝及不均匀沉降、构造不当等多方面因素,探讨其渗漏原因,提出了具体防治...
最新回复:anuo 2006-5-18
xbq3061
发表于2005-10-28
607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砖砌体工程,文章从砌筑砂浆,基础工程,墙、柱、垛,墙体裂缝等几个大方面详细列举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最新回复:xiao yang 2005-10-28
fifsky
发表于2005-9-29
193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砌筑工程
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最新回复:xiao yang 2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