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72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1、现实与挑战随着WTO加入,设计市场的开放,民营事务所的涌现,建筑设计行业的原有格局已被打破,大院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已受到各方面的挑战,看淡甚至看衰大院前景的大有人在,历史又一次将大院推到了前台。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93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介绍了浦东发展银行字浦江两岸的建筑情况,兼及浦西旧址与浦东新址同时期的金融建筑,分析了银行建筑设计的历史传承与变化发展。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52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介绍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情况,强调了设计中既表达车站个性,亦与航站楼构成整体视觉意象的用心。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8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作者介绍了浙江省金华市金东新区义乌江两岸城防大堤的改造设计。绿化与大堤的一体化设计为新生的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城防工程的大堤亦悄然扩展了文化公园的区域,使江水成为知名地产的有机部分,作者同时分析了今日中国“立...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06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这组住宅概念设计的意图,是探索城市环境里人与居住空间交叉重叠的多元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应用,推进到城市结构的基本层次,挑战最小居住单元的单纯性与排外性,它们介于私宅和公寓的边缘,也可以称为“非私宅”或“微型公寓”。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67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通过对烂尾楼和消费的讨论,介绍了极限楼系列作品中的两个提案。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205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这个计划的产生来自于香港影星陈宝莲在上海跳楼自尽的事件,我关心的问题是,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中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的高层建筑,对于一个都市中的个体生命来说意味着什么?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75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FAT是一家立足于伦敦的跨越建筑,室内,艺术等多领域的事务所。其成员结构混杂包含建筑师,艺术家,图形设计师。他们主要从事各种和建筑艺术相关的活动包括建筑设计,策划,展览及城市事件和行动艺术等。文章通过与FAT的对话及作品介绍...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35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因基地关系而生的建筑,其设计目标是引发人们对场所的全新认识并获得独特的空间体验。其空间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源于建筑师对形态离合与空间精神之间关系的理解。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38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城市是人类创造文明最为集中,最富有创造性,最隽永的成就之一,作为不同历史时期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载体,它包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也应当体现出现代科技、文化。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98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Greg Lynn 1986年毕业于迈阿密大学哲学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获双学士学位,198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硕士学位,毕业后历任芝加哥伊利诺大学。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75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光阴如梭”,本已是耳熟能详的词句,但也许大多数人并没有思考过,当光阴真如织梭般穿梭往复时,世界又将以怎样的姿态为人所认识?本书的作者约翰·雷奇曼(John Rajchman)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09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回顾了卢浦大桥的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大桥及其附属建筑在结构、造型、色彩方面的特点。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93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在这个时代讨论先锋派还有必要吗?本文是对此必要性(如果有的话)的一个有限阐述。它将在对先锋派艺术运动历史范畴内的概念轮廓进行勾勒的同时,尽力拓展其隐含的普遍意义。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75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简要论述了意大利建筑历史学家曼弗雷多·培夫里的先锋研究,分析了他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历史计划,指出他的先锋研究本质上是一次批判的历史实践.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02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60年代是文化思想急剧变革的年代。本文通过回顾60年代的一些先锋艺术家和建筑师组合的作品和活动.追溯了对城市城市生活认识的转变,并将城市设计看作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形式。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90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通过—份“从一座房子到一座虚构之城”的试卷的命题过程,叙述了作者对建筑及建筑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并具体地介绍了一个课程的实倒。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86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针对鹿野苑石到博物馆引发的关于“建构表现性”的批评和回应,结合作品分析,探讨了“材料的建构表现性”与“材料表现性”的关系,提出了“建构”理论的边界和有效性问题,文章还在“建构”的视野之外,分析了博物馆在细部中...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62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记录了支文军与王路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话,讨论了相关的传统与创新本土性与国际性,地域与环境空间与形态,材料与形式等问题,以及对当代新乡土建筑的一些思考。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3
180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由张雷设计的南京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工程是一个朴素、平实的设计,所采取的策略和思路是一种以主动的万式寻求各种功能问题和环境制约最适当的设计选择。
最新回复:push 200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