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10-9
2389人浏览
3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福建省晋江市市区第二水厂远期规模为20万m 3/d,一期供水规模为10万m 3/d。 取水泵房土建部分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一期按10万m 3/d安装设备。一期选用3台型号为600S47A的卧式离心泵,两用一备...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10-9
信阳毛尖
发表于2005-3-22
2243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在天津市某水厂进行了新型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相同时安全氯化消毒工艺比传统的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接触池...
最新回复:飞翔蓝天 2005-10-3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9-23
1608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过滤工艺是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水处理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气水反冲滤池具有处理效果好,节约反冲洗水量,降低能耗,减少运行成本等优点,在我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9-23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9-16
1926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CTE翻板滤池是瑞士苏尔寿(Sulzer)公司,下属的技术工程部(现称瑞士CTE公司)的研究成果。具有世界水平的苏尔寿气水反冲滤池,我们称它为“翻板“滤池。所谓“翻板“,是因为该型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舌阀(板)工作过程中是在0o-...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9-16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9-15
199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是根据王绍文教授提出的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惯性效应理论,结合给水工程初中,经近十年的研究而发明的。该技术涉及了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9-15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9-12
193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研究了小试规模的常规处理和实际水厂净水工艺对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对AOC的去除波动较大(7.8%~48.3%),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对AOC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60%左右。根据对具有代表性的水...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9-12
yhs982
发表于2004-12-8
2389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结合大量相关文献对气浮工艺的若干技术参数(包括预处理参数、气浮池水力学特征、微气泡特性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得到了一些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结论:①适当提高反应过程的G值和缩短反应时间可获得满意的气浮净水效果;②...
最新回复:网-鱼 2005-9-8
yhs982
发表于2004-12-7
2062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介绍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在我国的实践状况,对我国现行的有关景观水体水质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水体富营养化与自净等技术措施及其与二级处理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最新回复:网-鱼 2005-9-8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9-8
1632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随着水源污染程度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水的嗅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论述了嗅味这一感官指标所具有的理化意义,着重分析了两种典型污染物藻类和致嗅有机物造成的嗅味问题。为解决自来水中...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9-8
雨涵8258
发表于2005-2-21
1707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采用生物滤池和常规处理对受污染的某地表水进行试验研究,用膜过滤法对其出水进行了分子量分析,考察了2个处理单元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占总DOC的78.29%;生物滤池对分子量小于...
最新回复:hunheren 2005-9-5
六安瓜片
发表于2005-2-24
2117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对于虹吸滤池反冲洗时排水浪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自动节水装置进行理论计算。
最新回复:飞翔蓝天 2005-9-2
雨涵8258
发表于2004-12-15
2618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介绍了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策动水中微量元素As、Se、Hg的方法,就仪器的性能、最佳氢化反应条件、干扰因素等进行了讨论,并对仪器使用过程应注意中的问题和该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看法。
最新回复:xuyanhualhj 2005-8-31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8-31
1849人浏览
3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总结了自来水厂气浮除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对策。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31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8-29
2288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介绍给水泵房设置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单独泵房和集中泵房在建筑物中的设置。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29
yanjiaogao
发表于2005-8-26
168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通过改变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沉淀时间等条件,对微污染水中CODMn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在电流密度为2. 78mAPcm2 ,处理时间为5~10min ,沉淀时间不小于10min 时,CODMn的去除率达到20 %以上。并结合当前水源有机污染的现状,阐...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26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8-26
2064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就泵房型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提供一个选型思路,防止盲目摹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给以后建成后运行管理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26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8-17
2157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广东东莞市石排自来水公司B厂一级泵站安装5台水泵,供水约3万m3/d。北京高能力流体机械开发中心应用三元流动理论,重新设计、加工了三元流型新叶轮,换装在泵内,在不改变电机、泵体、管道的条件下,使泵流量增大13%以上,1m3水...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17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8-17
2115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本文通过对“薄室”、“厚室”和“圆盘式”这三代EDI装置发展历程的讨论,重点阐述作者所发明的圆盘式这种新型EDI装置的结构和特点。还讨论了EDI装置的进水水质要求和出水水质标准方面的问题:在讨论前者时,主要论及硬度、二氧...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17
小小飞龙
发表于2005-8-16
2284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饮用水的净化技术与工程设施,是从人类和水源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疾病所做的长期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最新回复:小贺2008 2005-8-16
goodwell8258
发表于2005-1-21
2062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拦截沉淀池是根据水中微絮体的凝聚沉淀特性,用一种特殊材料设计构造的以接触凝聚和拦截沉淀为主要功能的新型沉淀池。以北京市第九水厂原水为主要对象,研究了拦截沉淀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并与传统的平流及斜板沉淀池进行了...
最新回复:grodon121 200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