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涵8258
发表于2005-4-20
201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简述南通市燃气公司水煤气车间循环水冷却系统在使用中发现跑水、抽不上水以及大型号底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改造措施,取得了理想效果。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4-20
rock163
发表于2005-4-20
224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针对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投运后出现拖动电动机的过电流现象,进行了现场检查和几种工况的试运转,并通过对试运转参数的分析,初步诊断出故障原因,后经解体而得到验证并予以排除。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4-20
xiaobing1978
发表于2005-4-19
223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通过机理分析和工程实例总结,介绍了强化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最新回复:小纹 2005-4-19
rock163
发表于2005-4-12
17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针对水厂水源受污染的情况,通过静态搅拌试验,对用粉末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源水时,粉末活性炭种类的选择、投加点以及投加量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4-12
rock163
发表于2005-4-8
174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气水混合反冲洗技术即在低速水流冲洗之前或同时进行气洗,滤料层不膨胀或微膨胀。气水反冲洗均质滤料技术的出现,使过滤工艺产生了一次飞跃。它大大提高了滤层的含污能力,延长了滤池的工作周期,有效地避免了负水头现象的产生;使滤...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4-8
zqppp
发表于2005-4-7
193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二氧化氯由于它不会与水中的腐殖质反应产生卤代烃,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它不会与氨生成氯胺,加注操作与加氯系统相近,易于监测水中的剩余量。本文拟就二氧化氯的性质,制造,毒性及分析方法作一概略介绍。
最新回复:小纹 2005-4-7
飞翔蓝天
发表于2005-4-6
134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采用絮凝-溶气气浮(DAF)工艺处理密云水库低温、低浊水的中试结果表明,碱化度B值越高的PAC,其电中和能力越强,而且在相同的除浊效果下絮凝剂投量也越少。该工艺对于不同浊度的原水可达到75%-85%的除浊率,且原水浊度越高,除...
最新回复:小纹 2005-4-6
strimp
发表于2005-3-22
231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做了分类评述,指出混凝投药控制出水效果优良,有好的发展前景。
最新回复:小纹 2005-3-22
goodwell8258
发表于2005-3-18
181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回顾了连续微滤膜(CMF)技术的演化和发展,介绍了新一代淹没式连续微滤膜的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先进的反冲洗系统和整体监控系统,并与传统的连续微滤系统进行了对比,从而显示了新一代淹没式连续微滤膜系统在水处理领...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18
雨涵8258
发表于2005-3-16
1526人浏览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当地表水厂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时,采用预氯化措施易生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其中以卤代副产物居多。为了降低卤代副产物的含量,提高地表水厂出水水质的毒理物质”,其中以卤代副产物居多。为了降低卤代副产物的含...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16
信阳毛尖
发表于2005-3-15
195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滤池(BACF)对微污染水源预处理的机理,考察了生物活性炭滤池不同深度污染基质的分布.实验表明,滤池对各项污染指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水中COD、氨氮、浊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23.9%,75.3%,29.4%和20.3%.通过研...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15
信阳毛尖
发表于2005-3-15
198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以两台并联水泵为例,用解析的方法对变工况下分别采用同步调速与非同步调速运行状况及能耗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阐明了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非同步调速运行方式的不合理性,并对由此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15
雨涵8258
发表于2005-3-11
170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对两种滤池冲洗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单一水力反冲洗工艺的机理及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提出了气水反冲洗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对悬移式气水冲洗的特点作了阐述。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11
雨涵8258
发表于2005-3-8
189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从水泵调速理论出发,提出了离心泵站多台水泵联合运行的优化模型,并以泵站运行电耗最低为目标函数,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实现了泵站多台水泵的调速最优运行。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8
信阳毛尖
发表于2005-3-8
198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大亚湾核电站的循环冷却水为海水,虹吸井出水口的水流从溢流堰跌落后产生了大量的小水滴和盐雾,造成电气设备严重腐蚀,同时水流跌落后产生的大量微黄色泡沫严重影响海域景观。为此,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棱块体挡流堰改造方案,...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3-8
雨涵8258
发表于2005-2-25
218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根据液氯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结合蚌埠三水厂实际情况,介绍了泄氯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2-25
六安瓜片
发表于2005-2-23
198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阐明了地下水中铁、猛的存在形式及迁移转化规律,对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法三种除铁除锰技术进行比较,论述了生物除铁除锰技术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1)生物除锰的机理还处于较初级的实验室研究阶段;(2)对于大中型除铁除...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2-23
goodwell8258
发表于2005-1-24
202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给排水专业论文
本文综述了电化学法应用于废水处理、给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最新回复:雨涵8258 20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