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论文_路桥市政图片
工程论文,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地铁轨交、市政工程等的学术文献及期刊论文等资料,欢迎路桥及市政同行们下载和上传相关资料。
  • 135515成员
  • 83354主题
  • 84922回复
  • 0热度
  • 0周热度
  • 0月热度
  • 0总热度

了解更多

今日主题:0    今日回复:0

luqiaohouqi    发表于2008-3-21    75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围岩松动圈是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和评价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京福高速公路福州段里洋、鸿尾I号小净距隧道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技术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检测,本文简要介绍了此项测试技术的测试与分析过程,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8-3-21  

nicholas141    发表于2007-9-4    106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速公路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建设高峰期,我们唐山地区也和全国公路建设形势一样,任务量年递增速度快而且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随着河北省一号工程—曹妃甸工程的开发及南堡油田的发现,唐山的公路建设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最新回复:王承玮  2007-9-4  

popo5555    发表于2007-5-25    170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量,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超载的比例不断增加,交通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已经成为广大道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沥青路面的强度与刚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为了保证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7-5-25  

jimosea    发表于2007-4-20    106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今桩基沉降计算中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 以及原位试验成果与地基土力学   性质上的密切相关性, 建议采用原位试验成果(包括静力触探试验及标准贯入试验等) 替代桩基沉   降计算中由室内土工试验确定的、离散性...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7-4-20  

langchu12    发表于2007-2-2    175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目前SMA沥青混合料的木质纤维素掺量(013%)均以经验确定,缺乏相关的试验依据,文章提出通过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以选择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通过评价和分析不同纤维掺量SMA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包括析漏!肯特堡...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7-2-2  

langchu12    发表于2007-2-2    105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针对滨海公路软土路基的工程地质特征,以深圳市滨海大道试验研究为依托,探讨了该类地区软土路基变形机理及其沉降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各种沉降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结合5种常用的成长模型,提出了滨海公路软土路基变权重组合S型成...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7-2-2  

langchu12    发表于2007-2-2    218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文章对剂不同品牌 SBS 沥青改性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日本 SBS、岳阳 SBS 改性沥青的性能试验, 认为日本 SBS、岳阳 SBS 合理剂量为 5%~6%, 且日本 SBS 较岳阳 SBS 改性效果更为优秀。掺 5%日...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7-2-2  

msb666888    发表于2007-1-30    160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本文对超声波法和反射波的波速问题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确定两种方法的内在关系。在反射波法检测中可利用超声波法检测的统计波速,在实际工程中有机地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省工程经费,而且可以缩短工期,对工程具有重要...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7-1-30  

langchu    发表于2006-11-21    156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针对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原硬路肩下局部土体需进行加固以达到底基层的设计要求的问题,首次提出了采用注浆法对硬路肩下土体进行加固,并对注浆工艺和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注浆孔布置!注浆材料!注浆方式!注...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11-21  

langchu    发表于2006-11-21    143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地质情况相近的软基管桩路段采取了4种不同的褥垫层设置方式,   并在4个监测断面埋设了大量的土压力盒对桩土应力进行严密监控,获得大量数据"通过对监测   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对土压应力以及桩土应力...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11-21  

langchu    发表于2006-10-27    127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混凝配合比对强度有着直接影响"对几种常用配合比,能否通过分析找出最佳的配合比?假设其它条件均已具备,试用正交试验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讨论"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10-27  

langchu    发表于2006-10-25    171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利用孤立变量法和正交法设计配合比试验,分析了粗集料对道路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探索了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有效途径和科学的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10-25  

langchu    发表于2006-10-20    110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建材,本义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推定其砂桨24小时快测强度与56天实际混凝土强度关系式,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正交试验,分析有关因素的影响效果,并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优方案。   ...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10-20  

阳春白雪A78    发表于2006-10-10    218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对石灰稳定土室内不同龄期最大干密度试验,以及对现场不同龄期石灰稳定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分析,从而得出石灰稳定土随龄期增长而逐渐衰减规律,并通过衰减率对最大干密度加以修正,以利于石灰土压实度的检测工作。    一、石灰土...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10-10  

yansf    发表于2006-9-21    198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桥梁检测与信息管理是高速公路实行科学养护的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河南省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桥梁检测、评价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这对我省高速公路桥梁的科学养护与管理将起重要作用。    桥梁缺损状况是指桥梁各部结...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9-21  

dwg520    发表于2006-9-20    295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本文通过例题讲述了利用电子表格(Excel)处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的详细步骤,以及回归成果在围岩收敛基本稳定判定中的应用,不需第三方软件的情况下,在Excel内完成所有数据的回归分析工作,可使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更准确、更快捷、...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9-20  

marvin51    发表于2006-9-5    113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摘要: 本文着重对冯官屯大桥的病害进行详细检测及分析,根据结果提出针对性加固设计方案,并对加固前后结构性能、状况进行了比较。    冯官屯大桥位于104国道河北省沧州市境内,桥梁全长183.9米,桥宽为净7+2×0.5米人行道。...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9-5  

sleanor    发表于2006-7-25    128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结合重庆市轻轨较新线大坪车站大跨度地下空间DK7+692断面施工支护体应力监测的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大跨度地下空间支护结构的参数选择、地下空间的开挖方法、支护体结构的应力量测方法及测试手段;分析了支护体初期支护工字钢拱应...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7-25  

穗监小开    发表于2006-7-5    175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在桩基工程中, 钻孔灌注桩常常出现如离析、夹泥、缩颈等缺陷,为确保桩基质量,就必须对桩基质量进行检测。某工程采用超声波透射法和钻芯法对桩基同时进行检测,通过对现场检测结果的分析对比,结合检测技术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互补性...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7-5  

大漠清泉    发表于2006-6-28    1471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路桥工程论文

根据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工作原理,结合某高速公路建设中失败的检测实例,对高速公路桥梁的桩基低应变反   射波法适用性进行探讨,并对波形判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为高速公路桥梁嵌岩桩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采用低...

最新回复:至尊无上  2006-6-28  

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