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130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以时间、体验和城市为线索介绍了瑞士布克哈特建筑设计公司作品,并对建筑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quququ
发表于2007-4-24
109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通过对晚清荆州满城典型家庭结构与居住模式的研究,从宏观数据对近代荆州城市化进程中家庭结构微观结构变化及其相应的居住模式变迁进行分析.这一分析方法可能简城市规划中的调研程序.晚清荆州满城典型居住模式适应其家庭结构的变...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224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绍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文化遗存遍布城多.而今已进入一个更新开发,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全球化、城市化背景下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绍兴大剧院创作的回顾和介绍.认为文化建筑的创作应从...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173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在荷兰建筑界涌现出的一代新锐建筑师中,Maxwan属于最具热情和涉猎范围最广的一类,Rients DIJKSTRA(1961)和Rianne MAKKINK(1964)在1994年成立了Maxwan建筑师规划师事务所,同很多荷兰建筑师一样,他们保持着对“密度”和城...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2729人浏览
2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斯蒂文·霍尔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的现象学思想与类型学方法在国际建筑舞台上独有魅力。他认为建筑是被束缚在特定场所中的.一座建筑物(不可动的)不像音乐、绘画、雕塑、电影以及文学那样.它总是与某一地区的经历...
最新回复:小黑和小灰 2017-9-26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131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了解坂茂,通常是由他的纸房子开始的,汉诺威世博会的日本馆给坂茂带来了广泛影响,概括、守一的建构处理让人以为这便是他一贯的伤风。翻开这本作品集才发现,空间的推演对于坂茂设计思想的成熟同样重要。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2455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结合工程实践探讨观演建筑的核心空间——观众厅的形态设计,立足于观众厅的专业要求及新时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归纳了观众斤设计中应把握的原则及要素。观众厅的空间形态应是传统空间概念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完美结合。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963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建筑舞台的理论喧嚣中,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提契诺学派,或许可以看作规化建筑实践中一支追求真实自然的地区性建筑语言的独特流派,其代表人物马里奥·博塔,博塔1943年出生于提契诺的孟德里素,青年时代曾受到...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184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技术手册》的制定.是针对丽江古城传统民居解决保护方法,落实保护措施的一种尝试。结全《手册》制定过程中的调查研究与思考,剖析了当前传统保护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指出:必须全面认识...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149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设计总是从一张白纸状态开始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各种主、客观的要求对现有条件进行分析.从分析过程中发现课题并做应笞.由此而产生的设计概念是有根据的,也很有趣味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1197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开发,历史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街区)的命运逐渐成为专业人士和普通百姓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妥善调和新建筑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如何处理历史文化积淀...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202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深圳市核电大亚湾现场总部办公楼的中标方案设计,通过庭院、架空空间、连续的步行动线以及竖向设计的整合等策略.完成了一个将人工地景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联的场所。同时.作为表现空间和象征价值的一部分。材料和细部在其中起了关...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76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北京建筑艺术风气潮起潮落。在近乎“繁荣”的场面中,许多人几乎淡忘了约束建筑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只有那些真正健康的创作倾向才能最终突围而出,另一方面,还需要一个有利于建筑创作的社会心理...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quququ
发表于2007-4-24
818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试采取分析的方法研究旧建筑改造中外部形态更新的问题,引用了“形态重构”的概念:阐述了旧建筑更新中外观的表达是建筑形态构造中个重要方面;剖析了在现代材料、技术和构造手段下,运用形态重构的手法及原则。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96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明朝在修筑万里长城的同时修筑了大量的屯兵“军堡”,按一定军事级别分布于长城沿线,守卫边疆。而边疆及内陆地区村民也兴建大量的“村堡”以自卫。自明代后,军堡屯兵守疆的军事制度撤销,村民入住军堡至今。以实地调研和资料分...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974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按时间顺序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北京城整体空间形态与局部空间环境的变化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整体有全市的路网格局、空间形态局部为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社区、街道院落等。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636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伊藤恭行的建筑作品充满着逻辑和理性的色彩,且不失对使用者的关怀和体贴,他在建设理论上也有所建树,对文化、技术、材料及设计方法有其独特的思考和诠释。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chrysanthem
发表于2007-4-24
742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本文通过介绍《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引发出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些许感慨。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quququ
发表于2007-4-24
770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在上篇对于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回顾与审视的基础上,此篇述及两次当代中国建筑展,论述了展览内容、过程、机制等因素对于它所能具有的“厚度”的影响,以及就建筑展览的批判性内涵而言,作为一种特殊建筑类型的社会住宅的价...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
eggs
发表于2007-4-24
1889人浏览
1人跟帖 等级:
来自:建筑设计文章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背景的简要回顾,文章再次审视了1927年于德国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在对其总图嬗变背后所体现的争执、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最终结果与目标设定之间差异的阐述中.对这一展览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呈现....
最新回复:push 2007-4-24